感事
[明代]:袁宏道
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湘山晴色遠微微,盡日江頭獨醉歸。
不見兩關傳露布,尚聞三殿未垂衣。
邊籌自古無中下,朝論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亂,一雙白鳥避人飛。
袁宏道进士及第后告假还乡,此诗即作于家居时。明代万历后期,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西北和东北边境处于多事之秋,而朝中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袁宏道深为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前途而忧虑。《感事》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首联以景起兴,湘山景色与江头独醉恰成对比,隐含着诗人为国家命运担忧的痛苦与无奈。中间两联直述时事而措辞委婉,在貌似客观的笔触下,深寓不满之情。尾联则将时事之感,融入景物之中。黄昏秋风、乱草萧瑟的秋景,加上一双本无机心的白鸟避人远飞,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形象写照。
唐代·袁宏道的简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共有诗(1018篇)
宋代:
刘克庄
所立未如温太真,讵宜跬步暂忘亲。
乃知峻坂驱车者,有愧高堂扇枕人。
所立未如溫太真,讵宜跬步暫忘親。
乃知峻坂驅車者,有愧高堂扇枕人。
宋代:
陈造
君如绿耳抹流沙,躞蹀追风不待挝。
缀葺曾童楚山竹,燕游行插曲江花。
君如綠耳抹流沙,躞蹀追風不待撾。
綴葺曾童楚山竹,燕遊行插曲江花。
清代:
陈维崧
几阵蝉嘶,趖了一枝花影。帘底下、井华冰冷。绡裳乍解,更红酥寒凝。
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顷。
幾陣蟬嘶,趖了一枝花影。簾底下、井華冰冷。绡裳乍解,更紅酥寒凝。
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頃。
清代:
屈大均
怀中保子二龄馀,弄尔西窗旧读书。我指卿卿新画像,可怜未解泪沾裾。
懷中保子二齡馀,弄爾西窗舊讀書。我指卿卿新畫像,可憐未解淚沾裾。
:
释怀深
有求皆是苦,众生须要求。因名忘性命,为利起戈矛。
不足无时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无人替汝愁。
有求皆是苦,衆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
:
陈登
龙河花下送师归,吴楚千峰一锡飞。到日亲朋如借问,乡心迢递宦情微。
龍河花下送師歸,吳楚千峰一錫飛。到日親朋如借問,鄉心迢遞宦情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