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飞来双白鹤
						[唐代]:虞世南
						
						
						
						
							 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双栖集紫盖,一举背青田。
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
映海疑浮雪,拂涧泻飞泉。燕雀宁知去,蜉蝣不识还。
何言别俦侣,从此间山川。顾步已相失,裴回反自怜。
危心犹警露,哀响讵闻天。无因振六翮,轻举复随仙。
  
							
							 飛來雙白鶴,奮翼遠淩煙。雙栖集紫蓋,一舉背青田。
飏影過伊洛,流聲入管弦。鳴群倒景外,刷羽阆風前。
映海疑浮雪,拂澗瀉飛泉。燕雀甯知去,蜉蝣不識還。
何言别俦侶,從此間山川。顧步已相失,裴回反自憐。
危心猶警露,哀響讵聞天。無因振六翮,輕舉複随仙。
 							 
						 
						
													
					 
					
				 
																
				
				
					
					唐代·虞世南的简介
					
					 
				 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余姚(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原有诗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国时期,张寿镛辑成 《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虞世南共有诗(36篇)				
				 
				
				
					
					
						:
						金朝觐
					
					
					
					
						 秋风落叶感星霜,辜负韶光春梦长。砚北随兄供笔墨,厨东呼嫂问羹汤。
劫当桓景都归命,礼据檀弓可勿殇。他日登高临眺处,天涯布奠一倾觞。
 
						  秋風落葉感星霜,辜負韶光春夢長。硯北随兄供筆墨,廚東呼嫂問羹湯。
劫當桓景都歸命,禮據檀弓可勿殇。他日登高臨眺處,天涯布奠一傾觞。
 
					 
									 
				
					
					
						宋代:
						刘敞
					
					
					
					
						 雪消泉似涨,冰解舟可通。操篙不惮冷,环渚故无穷。
歌咏淹短日,醉酣轻朔风。何须万乘相,始辨鸱夷翁。
 
						  雪消泉似漲,冰解舟可通。操篙不憚冷,環渚故無窮。
歌詠淹短日,醉酣輕朔風。何須萬乘相,始辨鸱夷翁。
 
					 
									 
				
					
					
						清代:
						丘逢甲
					
					
					
					
						 百砚斋中十二方,买从京口压归航。汉碑周鼓留残篆,珍重流传古揭阳。
  
						  百硯齋中十二方,買從京口壓歸航。漢碑周鼓留殘篆,珍重流傳古揭陽。
  
					 
									 
				
					
					
						:
						黄榦
					
					
					
					
						 生平不作温饱计,岁晚宁愁衣褐无。
一夜娇儿啼彻晓,始知寒色已侵肤。
 
						  生平不作溫飽計,歲晚甯愁衣褐無。
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元代:
						杨维桢
					
					
					
					
						 桂树丛生兮轩之阳。沐雨露兮含风霜。王孙不归兮春草歇而不芳。轩中之人兮寿而康。
折琼枝以为佩兮餐金粟以为粮。轩中之乐兮乐无央。
 
						  桂樹叢生兮軒之陽。沐雨露兮含風霜。王孫不歸兮春草歇而不芳。軒中之人兮壽而康。
折瓊枝以為佩兮餐金粟以為糧。軒中之樂兮樂無央。
 
					 
									 
				
					
					
						明代:
						谢肃
					
					
					
					
						 黄栋河西一草亭,峄山相对两峰青。云浮鲁观无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游子临流方叹逝,醉翁行路巳劳形。亦知仁者偏多寿,何必丹丘住福庭。
 
						  黃棟河西一草亭,峄山相對兩峰青。雲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遊子臨流方歎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