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
[唐代]:颜真卿
李公登饮处,因石为洼尊。——颜真卿
人事岁年改,岘山今古存。——刘全白
榛芜掩前迹,苔藓馀旧痕。——裴循
叔子尚遗德,山公此回轩。——张荐
维舟陪高兴,感昔情弥敦。——吴筠
蔼蔼贤哲事,依依离别言。——强蒙
岖嶔横道周,迢递连山根。——范缙
馀烈暧林野,众芳揖兰荪。——王纯
德晖映岩足,胜赏延高原。——魏理
远水明匹练,因晴见吴门。——王修甫
陪游追盛美,揆德欣讨论。——颜岘
器有成形用,功资造化元。——左辅元
流霞方泔淡,别鹤遽翩翻。——刘茂
旧规倾逸赏,新兴丽初暾。——颜浑
醉后接z5倒,归时驺骑喧。——杨德元
迟回向遗迹,离别益伤魂。——韦介
览事古兴属,送人归思繁。——皎然
怀贤久徂谢,赠远空攀援。——崔弘
八座钦懿躅,高名播乾抻。——史仲宣
松深引闲步,葛弱供险扪。——陆羽
花气酒中馥,云华衣上屯。——权器
森沈列湖树,牢落望效园。——陆士修
白日半岩岫,清风满丘樊。——裴幼清
旌麾间翠幄,箫鼓来朱轓.——柳淡
闲路蹑云影,清心澄水源。——释尘外
萍连浦中屿,竹绕山下村。——颜颛
景落全溪暗,烟凝半岭昏。——颜须
去日往如复,换年凉代温。——颜顼
登临继风骚,义激旧府恩。——李崿
李公登飲處,因石為窪尊。——顔真卿
人事歲年改,岘山今古存。——劉全白
榛蕪掩前迹,苔藓馀舊痕。——裴循
叔子尚遺德,山公此回軒。——張薦
維舟陪高興,感昔情彌敦。——吳筠
藹藹賢哲事,依依離别言。——強蒙
岖嶔橫道周,迢遞連山根。——範缙
馀烈暧林野,衆芳揖蘭荪。——王純
德晖映岩足,勝賞延高原。——魏理
遠水明匹練,因晴見吳門。——王修甫
陪遊追盛美,揆德欣讨論。——顔岘
器有成形用,功資造化元。——左輔元
流霞方泔淡,别鶴遽翩翻。——劉茂
舊規傾逸賞,新興麗初暾。——顔渾
醉後接z5倒,歸時驺騎喧。——楊德元
遲回向遺迹,離别益傷魂。——韋介
覽事古興屬,送人歸思繁。——皎然
懷賢久徂謝,贈遠空攀援。——崔弘
八座欽懿躅,高名播乾抻。——史仲宣
松深引閑步,葛弱供險扪。——陸羽
花氣酒中馥,雲華衣上屯。——權器
森沈列湖樹,牢落望效園。——陸士修
白日半岩岫,清風滿丘樊。——裴幼清
旌麾間翠幄,箫鼓來朱轓.——柳淡
閑路蹑雲影,清心澄水源。——釋塵外
萍連浦中嶼,竹繞山下村。——顔颛
景落全溪暗,煙凝半嶺昏。——顔須
去日往如複,換年涼代溫。——顔顼
登臨繼風騷,義激舊府恩。——李崿
唐代·颜真卿的简介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共有诗(34篇)
明代:
黄廷用
词藻才名动玉京,君王珍重使专城。桑麻春两看频惬,荆棘秋风梦亦惊。
帘外黄花增别酒,舟前白雁伴行旌。相思秪在西江月,独立瑶台听颂声。
詞藻才名動玉京,君王珍重使專城。桑麻春兩看頻惬,荊棘秋風夢亦驚。
簾外黃花增别酒,舟前白雁伴行旌。相思秪在西江月,獨立瑤台聽頌聲。
明代:
李贽
呼朋万里外,拍手层霄间。塞晚浮烟重,天空岁月闲。
断云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声歌在,更残且未还。
呼朋萬裡外,拍手層霄間。塞晚浮煙重,天空歲月閑。
斷雲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聲歌在,更殘且未還。
明代:
韩殷
西河战罢万方清,处处楼台歌板声。白马锦鞯来騕袅,玉楼银榜枕岩城。
风传漏刻星河曙,日照螭头剑戟明。从此泰阶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西河戰罷萬方清,處處樓台歌闆聲。白馬錦鞯來騕袅,玉樓銀榜枕岩城。
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清代:
李宗渭
司勋去已久,零落野人家。一夜杜陵雨,满村山杏花。
鬓丝天共老,归思客长嗟。蹋草行吟遍,樊川春日斜。
司勳去已久,零落野人家。一夜杜陵雨,滿村山杏花。
鬓絲天共老,歸思客長嗟。蹋草行吟遍,樊川春日斜。
:
黎景义
小栏花韵午晴初,家在桃源稳卜居。
壮士不言三尺剑,男儿须读五车书。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蔔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