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昌龄的诗 >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唐代]:王昌龄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

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

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茅山就一征,柏署起三载。

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

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半夜驰道喧,五侯拥轩盖。

是时燕齐客,献术蓬瀛内。甚悦我皇心,得与王母对。

贱臣欲干谒,稽首期殒碎。哲弟感我情,问易穷否泰。

良马足尚踠,宝刀光未淬。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

诸将多失律,庙堂始追悔。安能召书生,愿得论要害。

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虽有屠城功,亦有降虏辈。

兵粮如山积,恩泽如雨霈。羸卒不可兴,碛地无足爱。

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不费黄金资,宁求白璧赉。

明主忧既远,边事亦可大。荷宠务推诚,离言深慷慨。

霜摇直指草,烛引明光珮。公论日夕阻,朝廷蹉跎会。

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

王昌龄简介

唐代·王昌龄的简介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王昌龄共有诗(212篇)

猜你喜欢

罨画溪行四首 其二

宋代孙觌

蝶趁花飞争入坐,倚空百尺游丝堕。乱山衔日半船明,断云载雨前村过。

蕨芽戴土小儿拳,渔市人归柳贯鲜。罨画溪头人语好,烹鱼煮蕨饷春田。

寄王苏州

明代谢榛

阖闾城外几烽烟,非复淮阳卧阁年。坐啸江山奇策定,仰看星斗壮心悬。

石头云逐东征马,扬子波回北饷船。乱后不堪吴税重,行春海上问荒田。

梅花引

明代刘基

晚云凝,晚烟横,烟草茫茫云树平。杜鹃声,不堪听,别泪暗倾,良宵空月明。

冰蚕丝断琅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短长亭,几千程。

诗偈 其一七八

唐代庞蕴

行学非真道,徒劳神与躯。千里寻月影,终是枉工夫。

不悟缘声色,当今学者疏。但看起灭处,此个是真如。

次韵谢老友徐绚惠玉二首 其二

傅义

春秋八十忆征程,曾历崎岖大不平。腹贮麟经虔授业,心源鲤对夙通灵。

却因家世遭奇祸,谁惜书生是至诚。文字复能娱晚景,雍容风雅重词林。

送程尊师东游有寄

唐代罗隐

华盖峰前拟卜耕,主人无奈又闲行。且凭鹤驾寻沧海,
又恐犀轩过赤城。绛简便应朝右弼,紫旄兼合见东卿。
劝君莫忘归时节,芝似萤光处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