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朱酉生孝廉
[清代]:潘世恩
去年花时我入闱,琳琅万卷手自披。拟收珊瑚归铁网,岂知沧海明珠遗。
暗中何必无朱衣,五色到眼终迷离。但凭玉尺定去取,得者固喜失者悲。
劝君酒酣且莫悲,蛟龙腾跃会有时。东坡偶然失李廌,永叔毕竟成刘几。
我今奉使日鞅掌,黄金台畔驰征騑。闻君挟策来京师,一时声誉满帝畿。
又闻试官得宗匠,骏马惟有孙阳知。如磁引铁珀拾芥,好与风雅作总持。
道逢九烈不我欺,已将柳汁染子衣。绿肥红瘦吾当归,读君杏苑看花诗。
去年花時我入闱,琳琅萬卷手自披。拟收珊瑚歸鐵網,豈知滄海明珠遺。
暗中何必無朱衣,五色到眼終迷離。但憑玉尺定去取,得者固喜失者悲。
勸君酒酣且莫悲,蛟龍騰躍會有時。東坡偶然失李廌,永叔畢竟成劉幾。
我今奉使日鞅掌,黃金台畔馳征騑。聞君挾策來京師,一時聲譽滿帝畿。
又聞試官得宗匠,駿馬惟有孫陽知。如磁引鐵珀拾芥,好與風雅作總持。
道逢九烈不我欺,已将柳汁染子衣。綠肥紅瘦吾當歸,讀君杏苑看花詩。
唐代·潘世恩的简介
潘世恩(1769-1854)清朝名臣。初名世辅,小字日麟,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晚号思补老人,室名有真意斋、思补堂、清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因“居官有惠政,秩满,父老攀留,遂家于歙”。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落籍素享“风土清嘉、人文彬蔚”之誉的苏州。先撰,嘉庆间历侍读、侍讲学士、户部尚书。道光间至英武殿大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进太子太傅。为官五十余年,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与堂兄潘世璜、孙潘祖荫合称为“苏州三杰”,著有《恩补斋集》。
潘世恩共有诗(9篇)
唐代:
卢纶
落日映危樯,归僧向岳阳。注瓶寒浪静,读律夜船香。
苦雾沈山影,阴霾发海光。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
落日映危樯,歸僧向嶽陽。注瓶寒浪靜,讀律夜船香。
苦霧沈山影,陰霾發海光。群生一何負,多病禮醫王。
明代:
杨慎
雁齿红桥仙舫,鸭头绿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约伴明朝浣沙。
雁齒紅橋仙舫,鴨頭綠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約伴明朝浣沙。
唐代:
李山甫
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紫烟横捧大舜庙,
黄河直打中条山。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
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國東王氣凝蒲關,樓台帖出晴空間。紫煙橫捧大舜廟,
黃河直打中條山。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鬓已斑。
唐代:
钱起
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见稀。摘菱频贳酒,待月未扃扉。
星影低惊鹊,虫声傍旅衣。卑栖岁已晚,共羡雁南飞。
好欲弃吾道,今宵又遇君。老夫相劝酒,稚子待题文。
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見稀。摘菱頻贳酒,待月未扃扉。
星影低驚鵲,蟲聲傍旅衣。卑栖歲已晚,共羨雁南飛。
好欲棄吾道,今宵又遇君。老夫相勸酒,稚子待題文。
宋代:
陈良贵
墨水东驰一鉴悬,隔江幽趣浩无边。閒凭古刹峰千点,远望春波水满田。
野客到时鸥自狎,禅僧定后鹤初旋。重寻未有三生约,一笑归来月满川。
墨水東馳一鑒懸,隔江幽趣浩無邊。閒憑古刹峰千點,遠望春波水滿田。
野客到時鷗自狎,禅僧定後鶴初旋。重尋未有三生約,一笑歸來月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