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星月慢
						[近现代]:陈方恪
						
						
						
						
							 缺月墙阴,幽香坊角,隔水砧声微度。依旧风情,认纹窗烟雾。
叹如梦,最是欹红软翠筵底,腊凤匆匆归去。永夜无聊,数青溪钟鼓。
甚伤心、稳向天涯住。孤鸾信、第一眉痕误。料应红袖寒添,惹欢尘都污。
记今生、万种温柔处。天河迥、错唤桃根渡。祗赚得、楚客萧疏,写江关哀句。
  
							
							 缺月牆陰,幽香坊角,隔水砧聲微度。依舊風情,認紋窗煙霧。
歎如夢,最是欹紅軟翠筵底,臘鳳匆匆歸去。永夜無聊,數青溪鐘鼓。
甚傷心、穩向天涯住。孤鸾信、第一眉痕誤。料應紅袖寒添,惹歡塵都污。
記今生、萬種溫柔處。天河迥、錯喚桃根渡。祗賺得、楚客蕭疏,寫江關哀句。
 							 
						 
						
													
					 
					
				 
																
				
				
					
					唐代·陈方恪的简介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共有诗(135篇)				
				 
				
				
					
					
						金朝:
						李龏
					
					
					
					
						 夜雨沧波上,寒塘草市中。钟闻两寺应,室掩一床空。
买醉留僧烛,敲吟折水荭。沙边鸣宿雁,亦似哭诗翁。
 
						  夜雨滄波上,寒塘草市中。鐘聞兩寺應,室掩一床空。
買醉留僧燭,敲吟折水荭。沙邊鳴宿雁,亦似哭詩翁。
 
					 
									 
				
					
					
						清代:
						瑞元
					
					
					
					
						 船从京口渡,水向海门流。岛屿一篝火,芙蓉三面楼。
潮随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龄事,金焦同日游。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随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齡事,金焦同日遊。
 
					 
									 
				
					
					
						:
						周南
					
					
					
					
						 晴溪帆卷橹声柔,两岸青红湿未收。欲问三吴清绝处,碧澜堂下采莲舟。
  
						  晴溪帆卷橹聲柔,兩岸青紅濕未收。欲問三吳清絕處,碧瀾堂下采蓮舟。
  
					 
									 
				
					
					
						宋代:
						杨冠卿
					
					
					
					
						 松菊依然绕旧庐,西风归兴动鲈鱼。
归来有酒辄成醉,旋摘秋园雨后蔬。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歸興動鲈魚。
歸來有酒辄成醉,旋摘秋園雨後蔬。
 
					 
									 
				
					
					
						宋代:
						释道川
					
					
					
					
						 蝴蜂休恋旧时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来无走路,痴心要上白牛车。
门前羊鹿权为喻,室内啀喍总是讹。蓬㶿臭烟相恼处,出身不用动干戈。
 
						  蝴蜂休戀舊時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來無走路,癡心要上白牛車。
門前羊鹿權為喻,室内啀喍總是訛。蓬㶿臭煙相惱處,出身不用動幹戈。
 
					 
									 
				
					
					
						:
						黄公渚
					
					
					
					
						 鼓枻沧溟去。践山盟、待證鸥鹭。趁禺收浪,海天霞曙。
瀛壖清浅如许。一径处、檀栾青凤舞。炎景敛、日中无暑。
 
						  鼓枻滄溟去。踐山盟、待證鷗鹭。趁禺收浪,海天霞曙。
瀛壖清淺如許。一徑處、檀栾青鳳舞。炎景斂、日中無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