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赞府之官都昌五十韵
[明代]:宋濂
都昌古鄡阳,旧号为江国。
右拒落星湾,左据彭蠡泽。
岩霏朝散蠙,川景时眩白。
居然风气会,生聚密如织。
名区列象犀,高楼发箫笛。
酒帘杏花园,渔市摐洲栅。
盛极理必衰,楚氛忽陵斥。
连云六千家,一炬半天赤。
积尸成坡陀,冻血凝洛泽。
瑟瑟触髅语,多在风雨夕。
今春疆理复,尽出将军力。
庙堂遣良令,铲茅辨街陌。
生茨四五椽,足憩王乔舄。
日出绾铜章,瞠目销岑阒。
隶卒瘦如竹,见人犹辟易。
似闻庭除间,夜有黑虎迹。
又烦刘赞府,共树怀柔绩。
定知灰籥应,岂假龟墨食。
赞府实奇才,不用髯如戟。
玉立伟丈夫,见者改颜色。
文字五千卷,肠胃觉充塞。
摛辞夺春花,艳艳美堪摘。
吟酣或挥翰,龙蛇出肘腋。
阴灵助变化,凌厉意惨黑。
人夸胜玙璠,自谓聊戏剧。
兼攻刑法家,儒术共缘饰。
应能不负丞,奇略肥民瘠。
墙阴或艺桑,中丁皆袯。
勿羡翻经台,学着登山屐。
可怜康乐公,却类弥天释。
勿升元辰山,去踏马蹄石。
丹灶白草秋,青鸟书难觅。
勿栖五柳馆,惊见元亮宅。
仕隐各有心,忘世非良则。
当如陈大夫,树陂寿民脉。
令名垂无穷,晴波共洋溢。
我辞固强聒,君子宜慎择。
时当九月交,凉气压离席。
黄花如窥人,啼蛩似留客。
新蟹斫金瘦,甘酿拍琼液。
饮余志慨慷,狂语忘岸帻。
执手立沙头,欲别貌还戚。
顾予诚缪悠,颇有书传癖。
造文应时需,不异陪篸役。
扼吭操左袪,立志在必得。
每藉翰墨润,粲粲有精魄。
西风片帆张,遽作千里隔。
仓皇车折轮,颠沛禽铩翮。
不知孤月夜,何人破愁寂。
傥有尺素书,早寄凌风翼。
都昌古鄡陽,舊号為江國。
右拒落星灣,左據彭蠡澤。
岩霏朝散蠙,川景時眩白。
居然風氣會,生聚密如織。
名區列象犀,高樓發箫笛。
酒簾杏花園,漁市摐洲栅。
盛極理必衰,楚氛忽陵斥。
連雲六千家,一炬半天赤。
積屍成坡陀,凍血凝洛澤。
瑟瑟觸髅語,多在風雨夕。
今春疆理複,盡出将軍力。
廟堂遣良令,鏟茅辨街陌。
生茨四五椽,足憩王喬舄。
日出绾銅章,瞠目銷岑阒。
隸卒瘦如竹,見人猶辟易。
似聞庭除間,夜有黑虎迹。
又煩劉贊府,共樹懷柔績。
定知灰籥應,豈假龜墨食。
贊府實奇才,不用髯如戟。
玉立偉丈夫,見者改顔色。
文字五千卷,腸胃覺充塞。
摛辭奪春花,豔豔美堪摘。
吟酣或揮翰,龍蛇出肘腋。
陰靈助變化,淩厲意慘黑。
人誇勝玙璠,自謂聊戲劇。
兼攻刑法家,儒術共緣飾。
應能不負丞,奇略肥民瘠。
牆陰或藝桑,中丁皆袯。
勿羨翻經台,學着登山屐。
可憐康樂公,卻類彌天釋。
勿升元辰山,去踏馬蹄石。
丹竈白草秋,青鳥書難覓。
勿栖五柳館,驚見元亮宅。
仕隐各有心,忘世非良則。
當如陳大夫,樹陂壽民脈。
令名垂無窮,晴波共洋溢。
我辭固強聒,君子宜慎擇。
時當九月交,涼氣壓離席。
黃花如窺人,啼蛩似留客。
新蟹斫金瘦,甘釀拍瓊液。
飲餘志慨慷,狂語忘岸帻。
執手立沙頭,欲别貌還戚。
顧予誠缪悠,頗有書傳癖。
造文應時需,不異陪篸役。
扼吭操左袪,立志在必得。
每藉翰墨潤,粲粲有精魄。
西風片帆張,遽作千裡隔。
倉皇車折輪,颠沛禽铩翮。
不知孤月夜,何人破愁寂。
傥有尺素書,早寄淩風翼。
唐代·宋濂的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宋濂共有诗(184篇)
明代:
顾清
射麟麟不嗔,射虎虎伤身。虎纵不敢射,可射宁独麟。
射者每如此,所以虎欺人。
射麟麟不嗔,射虎虎傷身。虎縱不敢射,可射甯獨麟。
射者每如此,所以虎欺人。
明代:
王邦畿
兰丛翠叠气氤氲,月相庄岩看未真。手里星星香线火,曾无分与饮烟人。
蘭叢翠疊氣氤氲,月相莊岩看未真。手裡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清代:
丘逢甲
百砚斋中十二方,买从京口压归航。汉碑周鼓留残篆,珍重流传古揭阳。
百硯齋中十二方,買從京口壓歸航。漢碑周鼓留殘篆,珍重流傳古揭陽。
明代:
陈琏
桂林名胜地,台观迹多陈。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
使君喜登临,从游有嘉宾。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
桂林名勝地,台觀迹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
使君喜登臨,從遊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
宋代:
刘攽
翩翩河中舟,一一西上水。彼船力有馀,我船力无几。
力薄日一舍,力壮日百里。迟速讵几何,推分故尔耳。
翩翩河中舟,一一西上水。彼船力有馀,我船力無幾。
力薄日一舍,力壯日百裡。遲速讵幾何,推分故爾耳。
清代:
郑献甫
亭皋一叶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鸦背,流云带雁声。
间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萧萧各自惊。
亭臯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雲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