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
[唐代]:戴叔伦
巨孽盗都城,传闻天下惊。陪臣九江畔,走马来赴难。
伏奏见龙颜,旋持手诏还。单车不可驻,朱槛未遑攀。
故人出相饯,共悲行路难。临岐荷赠言,对酒独伤魂。
世故山川险,忧多思虑昏。重阴蔽芳月,叠岭明旧雪。
泥积辙更深,木冰花不发。郑君间世贤,忠孝乃双全。
大义弃妻子,至淳易生死。知心三四人,越境千馀里。
骏马帐前发,惊尘路傍起。楼头俯首看,莫敢相留止。
拜阙奏良图,留中沃圣谟。洗兵救卫郡,诱敌讨幽都。
名亚典属国,良选谏大夫。从容九霄上,谈笑授阴符。
卢生富才术,特立居近密。采掇献吾君,朝廷视听新。
宽饶狂自比,汲黯直为邻。就列继三事,主文当七人。
可怜长守道,不觉五逢春。昔去城南陌,各为天际客。
关河烟雾深,寸步音尘隔。羁旅忽相遇,别离又兹夕。
前悲涕未干,后喜心已戚。而我方老大,颇为风眩迫。
夫君并少年,何尔鬓须白。惆怅语不尽,裴回情转剧。
一尊自共持,以慰长相忆。
巨孽盜都城,傳聞天下驚。陪臣九江畔,走馬來赴難。
伏奏見龍顔,旋持手诏還。單車不可駐,朱檻未遑攀。
故人出相餞,共悲行路難。臨岐荷贈言,對酒獨傷魂。
世故山川險,憂多思慮昏。重陰蔽芳月,疊嶺明舊雪。
泥積轍更深,木冰花不發。鄭君間世賢,忠孝乃雙全。
大義棄妻子,至淳易生死。知心三四人,越境千馀裡。
駿馬帳前發,驚塵路傍起。樓頭俯首看,莫敢相留止。
拜阙奏良圖,留中沃聖谟。洗兵救衛郡,誘敵讨幽都。
名亞典屬國,良選谏大夫。從容九霄上,談笑授陰符。
盧生富才術,特立居近密。采掇獻吾君,朝廷視聽新。
寬饒狂自比,汲黯直為鄰。就列繼三事,主文當七人。
可憐長守道,不覺五逢春。昔去城南陌,各為天際客。
關河煙霧深,寸步音塵隔。羁旅忽相遇,别離又茲夕。
前悲涕未幹,後喜心已戚。而我方老大,頗為風眩迫。
夫君并少年,何爾鬓須白。惆怅語不盡,裴回情轉劇。
一尊自共持,以慰長相憶。
唐代·戴叔伦的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共有诗(293篇)
宋代:
刘敞
赵北燕南如掌平,定知台选寄长城。雅歌不废军中乐,缓带能令塞外清。
倾盖由来欣意气,著鞭从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郸道,倚瑟空多惜别声。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台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别聲。
宋代:
释道川
蝴蜂休恋旧时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来无走路,痴心要上白牛车。
门前羊鹿权为喻,室内啀喍总是讹。蓬㶿臭烟相恼处,出身不用动干戈。
蝴蜂休戀舊時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來無走路,癡心要上白牛車。
門前羊鹿權為喻,室内啀喍總是訛。蓬㶿臭煙相惱處,出身不用動幹戈。
宋代:
刘克庄
一纸黄书举茂才,使君后挽复前推。
似闻太史占奎宿,先敕天官起蛰雷。
一紙黃書舉茂才,使君後挽複前推。
似聞太史占奎宿,先敕天官起蟄雷。
明代:
郑善夫
西崦山前逢首夏,与君一笑共扁舟。已无梅花烂刺眼,赖有太湖清散愁。
晴日菰蒲鹅鹳下,远风波浪鱼龙游。酒酣忽忆鸱夷子,长日挂帆天汉流。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
晴日菰蒲鵝鹳下,遠風波浪魚龍遊。酒酣忽憶鸱夷子,長日挂帆天漢流。
明代:
潘希曾
散木岂无用,散人何可羁。树来广莫野,看到逍遥时。
朝市甘抛弃,烟霞足护持。高风千载上,谁嗣考槃诗。
散木豈無用,散人何可羁。樹來廣莫野,看到逍遙時。
朝市甘抛棄,煙霞足護持。高風千載上,誰嗣考槃詩。
明代:
宗臣
秦塞君校笔,章台妾倚栏。雁书何寂寞,龙剑有艰难。
烽燧春华暮,琵琶晓泪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对花看。
秦塞君校筆,章台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