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nshì

遁世离俗


遁世离俗 (遯丗離俗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ùn shì lí sú,遁世离俗是中性词。。。。

遁世离俗

拼音读音

拼音dùn shì lí sú

怎么读

注音ㄉㄨㄣˋ ㄕˋ ㄌ一ˊ ㄙㄨˊˊ

繁体遯丗離俗

出处《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隐居。

近义词遁世绝俗


※ 成语遁世离俗的拼音、遁世离俗怎么读由中文国学成语大全提供。

在线汉字转拼音






※ 与(遁世离俗)相关的成语及拼音:
暴殄天物 暴:残害;殄:灭绝;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
屈指可数 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
月明千里 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辙鲋之急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着手回春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纵横开合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疑邻盗斧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户限为穿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无法无天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止沸益薪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流离转徙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今来古往 犹古往今来。
节哀顺变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乳臭未干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吴头楚尾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著手成春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共为唇齿 比喻互相辅助。
聪明才智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人面狗心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饥不择食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卑鄙龌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诸如此类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麻木不仁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最近成语拼音查询: 更多成语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