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洒
词语解释
萧洒[ xiāo sǎ ]
⒈ 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
英natural and unrestrained;
引证解释
⒈ 见“萧洒”。亦作“萧洒”。
⒉ 清高脱俗;不拘束。
引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宗之 萧洒美少年,举觴白眼望青天。”
宋 曾巩 《芍药厅》诗:“何如萧洒山城守,浅酌清吟 济水 边。”
⒊ 清丽;爽朗。
引唐 韦应物 《善福寺阁》诗:“晴明一登望,萧洒此幽襟。”
唐 杜甫 《玉华宫》诗:“万籟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宋 曾巩 《江上怀介甫》诗:“江上信清华,风月亦萧洒。”
⒋ 冷落;僻静。
引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晁无咎 閒居 济州 金乡,葺 东皋归去来园,楼观堂亭,位置极萧洒,尽用 陶 语名目之。”
元 耶律楚材 《过东胜用先君文献公韵》之一:“荒城萧洒枕长河,古字碑文半灭磨。”
清 唐孙华 《寿郭雉先七十》诗之一:“城南萧洒得吾庐,清德如村处士餘。”
⒌ 舒畅。
引唐 白居易 《兰若偶居》诗:“行止輒自由,甚觉身萧洒。”
宋 张先 《生查子》词:“当初相见时,彼此心萧洒。近日见人来,却恁相谩諕。”
⒍ 姿态自然,不呆板。
引唐 元稹 《画松》诗:“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宋 梅尧臣 《赋石昌言括苍石屏》:“根深称条叶,生意絶萧洒。”
宋 司马光 《双竹》诗:“萧洒駢瑶甃,连翩拂璧璫。”
⒎ 细雨飘飞貌。
引唐 李商隐 《细雨》诗:“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国语辞典
萧洒[ xiāo sǎ ]
⒈ 形容人清高绝俗、洒脱不羁。也作「潇洒」。
引《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反土气 拘泥
最近近义词查询:
就是的近义词(jiù shì)
里手的近义词(lǐ shǒu)
查究的近义词(chá jiū)
航行的近义词(háng xíng)
宽容的近义词(kuān róng)
描写的近义词(miáo xiě)
手法的近义词(shǒu fǎ)
出身的近义词(chū shēn)
供应的近义词(gōng yìng)
合法的近义词(hé fǎ)
目生的近义词(mù shēng)
协议的近义词(xié yì)
营业的近义词(yíng yè)
出售的近义词(chū shòu)
干劲的近义词(gàn jìn)
盲目的近义词(máng mù)
人民的近义词(rén mín)
附近的近义词(fù jìn)
精华的近义词(jīng huá)
超级的近义词(chāo jí)
挺进的近义词(tǐng jìn)
生产的近义词(shēng chǎn)
店员的近义词(diàn yuán)
老是的近义词(lǎo shì)
交卸的近义词(jiāo xiè)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tǐng shēn挺身
- fā láo sāo发牢骚
- rǔ niáng乳娘
- dēng lù登陆
- tǔ dòu土豆
- zhèng shuō正说
- píng mín平民
- jūn zhǔ zhì君主制
- fāng chí方驰
- zhǔ rén主人
- shèn zhì甚至
- jiǎn zhèng guān检正官
- dòng gān冻干
- zhèng zhōng正中
- shè huì rén社会人
- cǎo liào草料
- nǎ pà哪怕
- shēng chòu声臭
- dà shì大市
- guān jié diǎn关节点
- tiān píng天平
- yī dōu衣兜
- chuò chuò yǒu yú绰绰有余
- móu wú yí ér谋无遗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