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拙
词语解释
朴拙[ pǔ zhuō ]
⒈ 质朴;纯真敦厚。
英simple and sincere;
引证解释
⒈ 质朴率真。
引三国 魏 丁仪 《励志赋》:“惟受性之朴拙,亮未达乎测度。”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其词虽朴拙,然亦可见其意也。”
朱自清 《清华的一日》:“齐氏 朴拙苍老,独创一格,有时不免粗野。”
⒉ 古朴粗糙。
引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声遗制》:“余谓古声之存於器者,唯琴音中时有一二,不患其器之朴拙,使人援絃促軫,想见太古自然之妙,然后为胜。”
秦牧 《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茅台和花雕的瓶子,虽然朴拙,也自有它们卓特的地方,它们独创一格,不落窠臼。”
1. 古朴简陋;古朴少修饰。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戴逵》:“逵 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 无量寿 木像高丈六,并菩萨。 逵 以古制朴拙,至於开敬,不足动心……研思三年,刻像乃成。”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次至三千铁佛殿,云 普贤 居此山,有三千徒众共住,故作此佛,冶铸甚朴拙。”
⒊ 朴实纯厚。
引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故近岁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
宋 陆游 《南唐书·周本传》:“﹝ 周本 ﹞性朴拙,无他才,惟军旅之事若生知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楚 有 薛崑生 者,幼惠,美恣容。六七岁时,有青衣媪至其家……愿以女下嫁 崑生。薛翁 性朴拙,雅不欲,辞以儿幼。”
国语辞典
朴拙[ pú zhuó ]
⒈ 朴实坦率,不曲意奉迎别人。
引《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近岁朴拙之人愈少,巧进之士益多。」
最近近义词查询:
注册的近义词(zhù cè)
独居的近义词(dú jū)
消沉的近义词(xiāo chén)
奋勇的近义词(fèn yǒng)
绘声绘色的近义词(huì shēng huì sè)
形容的近义词(xíng róng)
奇怪的近义词(qí guài)
场地的近义词(chǎng dì)
通常的近义词(tōng cháng)
停止的近义词(tíng zhǐ)
正经的近义词(zhèng jīng)
面目一新的近义词(miàn mù yī xīn)
声息的近义词(shēng xī)
制定的近义词(zhì dìng)
雷同的近义词(léi tóng)
故障的近义词(gù zhàng)
洪水的近义词(hóng shuǐ)
温和的近义词(wēn hé)
守正不阿的近义词(shǒu zhèng bù ē)
普天同庆的近义词(pǔ tiān tóng qìng)
基础的近义词(jī chǔ)
左右的近义词(zuǒ yòu)
查抄的近义词(chá chāo)
保持的近义词(bǎo chí)
说谎的近义词(shuō huǎ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