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珊
词语解释
阑珊[ lán shān ]
⒈ 衰减;消沉。暗淡;零落。零乱;歪斜。窘困,艰难。残,将尽。
引证解释
⒈ 衰减;消沉。
引唐 白居易 《咏怀》:“白髪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明 王錂 《春芜记·讯病》:“情思转阑珊,更粉消珠泪,翠锁眉山。”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三:“他像是个始终精进的人,意兴阑珊是同他绝对联不上的。”
⒉ 暗淡;零落。
引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十一:“南斗阑珊北斗稀, 茅君 夜著紫霞衣。”
⒊ 残,将尽。
引宋 贺铸 《小重山》词:“歌断酒阑珊,画船簫鼓转,緑杨湾。”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完聚》:“云锁 巫 阳,霜凋 楚 关,堪悲乡梦阑珊。”
清 龚自珍 《浣溪沙》词:“香雾无情作薄寒,银灯吹处气如兰,凭肩人爱夜阑珊。”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此刻太平湖饭店之宴已近阑珊。”
⒋ 零乱;歪斜。
引唐 李贺 《李夫人歌》:“红璧阑珊悬佩璫,歌臺小妓遥相望。”
清 纳兰性德 《一丛花·咏并蒂莲》词:“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綰红妆。”
清 洪昇 《长生殿·仙忆》:“字阑珊,模糊断续,都染就泪痕斑。”
清 李斗 《杨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周维伯 曲不入调,身段阑珊,惟能説白而已。”
⒌ 窘困,艰难。
引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 罗鄴 ﹞既而俯就督邮,因兹举事阑珊,无成而卒。”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词:“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国语辞典
阑珊[ lán shān ]
⒈ 衰落、萧瑟的样子。南唐·李煜〈浪陶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作「阑残」。
近衰退
最近近义词查询:
膳食的近义词(shàn shí)
寥寂的近义词(liáo jì)
不当的近义词(bù dāng)
连续的近义词(lián xù)
独居的近义词(dú jū)
经理的近义词(jīng lǐ)
家产的近义词(jiā chǎn)
立场的近义词(lì chǎng)
肮脏的近义词(āng zàng)
死亡的近义词(sǐ wáng)
更衣的近义词(gēng yī)
依恋的近义词(yī liàn)
外史的近义词(wài shǐ)
调集的近义词(diào jí)
出售的近义词(chū shòu)
计算的近义词(jì suàn)
分配的近义词(fēn pèi)
有心的近义词(yǒu xīn)
延续的近义词(yán xù)
离合的近义词(lí hé)
加速的近义词(jiā sù)
应急的近义词(yìng jí)
困难的近义词(kùn nán)
草稿的近义词(cǎo gǎo)
场所的近义词(chǎng suǒ)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huáng hǎi hǎi zhàn黄海海战
- fǔ tái抚台
- yào lǐng要领
- bō ěr lǐ lùn玻尔理论
- cǎo tǔ chén草土臣
- qīng shēng轻声
- zhù zhái住宅
- yòu zhǐ右趾
- zhū duō诸多
- tǐ fú体伏
- guāng rùn光润
- zhēn měi真美
- dào guāng道光
- péi cháng陪偿
- mìng lóng命笼
- yī mù liǎo rán一目了然
- xiā shuō瞎说
- jié mù pái节目牌
- guāng jǐng光景
- lì cháo立朝
- qiān shè牵涉
- wài zī外资
- bǔ kuài捕快
- yī jiàn zhōng qíng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