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
词语解释
郊野[ jiāo yě ]
⒈ 周代距王城百里谓之郊,三百里谓之野。统称“郊野”。泛指城邑之外的地方。《周礼》指乡遂大夫与公邑大夫的并称。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距王城百里谓之郊,三百里谓之野。统称“郊野”。
引《周礼·秋官·蜡氏》:“凡国之大祭祀,令州里除不蠲,禁刑者、任人及凶服者。以及郊野,大师、大宾客亦如之。”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郊野…… 郑众 曰:‘《司马法》云:王国百里为郊,二百里为州,三百里为野。’”
⒉ 泛指城邑之外的地方。
引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及欢爱、苟媚、佞説、巧辨之惑君也,犹炫燿君目,变夺君心,便以好为丑,以鹿为马;而况於郊野之贤、闕外之士,未尝得见者乎?”
唐 韩愈 《举马摠自代状》:“市井之间,盗贼未断;郊野之外,疲瘵尚多。”
清 孙枝蔚 《秋邨》诗:“残暑清郊野,农妇共安寧。”
王汶石 《大木匠》:“整整三十多天,哪里也没去过。郊野,在他的眼前,已经换了另一种装束。”
⒊ 《周礼》指乡遂大夫与公邑大夫的并称。
引《周礼·夏官·大司马》:“乡遂载物,郊野载旐。”
郑玄 注:“郊谓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也;野谓公邑大夫。”
贾公彦 疏:“‘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也’者,郊内有六乡,州长已下;郊外有六遂,县正已下,故知言郊有此二等人也。云‘野谓公邑大夫’者……公邑皆有大夫治之。故《司马法》云:‘二百里如州长,四百里五百里如县正。’是公邑大夫也。”
国语辞典
郊野[ jiāo yě ]
⒈ 郊外旷野的地方。
引《周礼·秋官·士师》:「正岁,帅其属,而宪禁令于国及郊野。」
《三国演义·第一一二回》:「见牛马、驴骡遍满郊野。」
近野外 原野
反市区
英语open area outside the city, countryside
※ "郊野"的意思解释、郊野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运动的反义词(yùn dòng)
常见的反义词(cháng jiàn)
流传的反义词(liú chuán)
不许的反义词(bù xǔ)
落后的反义词(luò hòu)
消沉的反义词(xiāo chén)
干瘪的反义词(gān biě)
温室的反义词(wēn shì)
分化的反义词(fēn huà)
战争的反义词(zhàn zhēng)
接近的反义词(jiē jìn)
城市的反义词(chéng shì)
组合的反义词(zǔ hé)
明确的反义词(míng què)
同性的反义词(tóng xìng)
平房的反义词(píng fáng)
让路的反义词(ràng lù)
辞严义正的反义词(cí yán yì zhèng)
思想的反义词(sī xiǎng)
特殊的反义词(tè shū)
潜藏的反义词(qián cáng)
夏季的反义词(xià jì)
近视的反义词(jìn shì)
组织的反义词(zǔ zhī)
生动的反义词(shēng dòng)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