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ēshù

约束

拼音yuē shù
注音ㄩㄝ ㄕㄨˋ

繁体約束
词性动词

港台制限

词语解释

约束[ yuē shù ]

⒈  束缠。

bind; commit;

⒉  限制管束使不超越范围。

他约束自己不向父亲求援。

check; restrain; control; restrict;

⒊  盟约,规约。

坚明约束。——《战国策·燕策》
遵上之约束。——清·洪亮吉《治平篇》

oath (treaty) of alliance;

引证解释

⒈  缠缚;束缚。

《庄子·骈拇》:“约束不以纆索。”
《楚辞·离骚》“索胡绳之纚纚”汉 王逸 注:“纫索胡绳,令之泽好,以善自约束,终无懈倦也。”
宋 欧阳修 《玉楼春》词之十四:“红絛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袞。”

⒉  限制;管束。

《史记·六国年表序》:“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唐 罗隐 《谗书·市赋》:“非信义之所约束。”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祝融 先驱 海若 藏,约束蛟鱷如驱羊。”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必有大山当其衝,约束 河伯 难为灾。”

⒊  规章;法令。

《文子·上义》:“约束信,号令明。”
《史记·曾相国世家》:“参 代 何 为 汉 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 萧何 约束。”
宋 苏轼 《杭州谢放罪表》:“职在承宣,当遵三尺之约束;事关利害,輒从一切之便宜。”
《明史·梁震传》:“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

国语辞典

约束[ yuē shù ]

⒈  管束。

《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日夜筹思,没有别的法子,只好自己约束百姓。」

管束

放任 放纵

⒉  约定。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分字解释

※ "约束"的意思解释、约束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只要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被认为对所有人有约束力,即大多数人关于是非曲直的信念能够阻碍个别发明家的道路,少数企图把机械发明更广泛地应用干工业的尝试,尽管其中有些非常先进,仍很快地被压制了,寻求知识的欲望也被窒息了。

2.旅游的作用就是用现实来约束想像:不是去想事情会是怎样的,而是去看它们实际上是怎样的。

3.为将者,受命之日,即忘其家;临君约束,则忘其亲;秉枹鼓,犯矢石,则忘其身。

4.十一、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地避免的。它只是弥缝了目前,使伤口结上一层皮膜,对于痛楚的核心仍然没有触到。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5.已故的著名作家、学者戴英在遗篇文章中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人,应当有所畏惧。”他认为这是一种对自我理性的约束。畏流言蜚语,从而提高自身修养;畏落魄苦难,从而不断勉励自己奋勇前行……我认为这是对自身真正负责的体现。

6.从成熟市场的情况看,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动表现出一种不受实体经济约束的发散的“剪刀差”态势。

7.龙潭固然知道父皇母后为他安排这场亲事的用意,不过是想让一个人来约束他,让他安家立业,省的成天在外惹事生非。

8.常思苦恼的来源,关于约束自己的感官,饮食有节制,充满信心和干劲,就不会被邪魔所击败,宛如大山岩不会被风所动摇。

9.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10.有人认为梦境是一种虚幻的现象,因此对梦境的描写就可以随心所欲,天马行空,不受任何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