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ài tiān
注音ㄉㄞˋ ㄊ一ㄢ
⒈ 立于天地之间。常以否定式或反诘式表示仇恨之深或可耻之甚。谓蒙受天恩。
⒈ 立于天地之间。常以否定式或反诘式表示仇恨之深或可耻之甚。参见“不共戴天”。
引《礼记·曲礼上》:“父之讐,弗与共戴天。”
《北齐书·赵郡王叡传》:“今嗣主幼冲,岂可使邪臣在侧,不守之以正,何面戴天?”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雪里归舟》:“正是相逢恨少鱼肠剑,羞与仇人共戴天。”
清 周亮工 《得儿书深悯其意作此寄之》诗:“蒙头债子羞无路,洒血寃儿憾戴天。”
⒉ 谓蒙受天恩。
引宋 王禹偁 《拟李靖破颉利可汗露布》:“臣等无任乐圣戴天,抃舞懽呼之至,谨具露布以闻。”
⒈ 戴,顶著。戴天指立于天地间。常表示仇恨之深。
引《礼记·曲礼上》:「父之雠,弗与共戴天。」
1.父仇不共戴天,非报不可。
2.虚伪的朋友比不共戴天的敌人更坏。
3.土匪钻山豹杀了我的父亲,烧了我家的房子,我和他不共戴天。
4.该政策相信印度是巴基斯坦不共戴天的敌人,雄心勃勃地要将印度驱逐出克什米尔。
5.他恨不得一刀杀了这不共戴天的仇人。
6.如此想来,我忽然觉得自个完全被控制在他手中,即便是不共戴天的仇恨,我都忍下了,忍过了,忍到似乎被他顺手解决了也不在乎了。周梦
7.他们希望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恨。
8.面对不共戴天的敌人,他恨不得一刀把他杀了。
9.我的狗和邻居的猫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10.在为西班牙两家最大和不共戴天的俱乐部效力之后,他在意大利继续着这样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