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

得已

拼音de yǐ
注音˙ㄉㄜ 一ˇ

词语解释

得已[ de yǐ ]

⒈  谓得以了结。

⒉  谓出于自己的意愿。

引证解释

⒈  谓得以了结。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 尝有 櫟阳 逮,乃请 蘄 狱掾 曹咎 书抵 櫟阳 狱掾 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⒉  谓出于自己的意愿。

唐 王昌龄 《箜篌引》:“何用 班超 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今者欲奉亲数千里而归先生,会须就州学,欲入太学,则日已迫,遂弃而不顾,则望以充父母养者,无所勉从,此岂得已哉?”
《元典章·兵部一·逃亡》:“随路民户,或困於公役,或逼於私债,逃窜失业,谅非得已。”

分字解释

※ "得已"的意思解释、得已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几位死里逃生的少年不得已踏上背井离乡,拯救族民的征途。

2.Tomas在媒体上的抛头露面同样迫不得已,他和几个病友几乎被逼迫得无处容身。

3.一个人损害另一个人在多数情况下,是出于迫不得已,一个人要发迹,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然要踩倒别人。斯特林堡

4.为师根骨奇差无比,你跟我差不了多少,但是你不用担心,早年我拜李存义为师时,尊师曾嫌我根骨太差,还说我‘像个小糖瓜’,幸得友人说情,我才得已入门。

5.别以为我愿意这麼做,我也是被逼上梁山,实在不得已。

6.二百十六、这种政治上的转变虽然可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是在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促成下,岑春煊一直能够与时而变所导致的结果。

7.嘴底下的一簇络腮胡,长得已有一二分厚,远看,他的下巴像一个倒挂在那里的黑漆小木鱼。

8.没有激情、没有消遣、无所事事、无所用心,他感到自身的虚无、卑微和弱小,总觉得已经被人抛弃和鄙视,从灵魂深处产生了阴沉、悲哀、恼怒和绝望。

9.战场变化往往瞬息万变,就在何佐一男觉得已经稳操胜券的时候,身后急促的炮声突然戛然而止,随之取代的是清脆而激烈的冲锋枪咆哮音和“叮叮当当”。

10.他们让我相信,轰炸是因为我们的政府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杀死我的家人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制止更大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