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言
词语解释
通言[ tōng yán ]
⒈ 互通言语。
⒉ 通达的言论。
⒊ 训诂学术语。浑言的统称。与“析言”相对。
引证解释
⒈ 互通言语。
引《汉书·郊祀志上》:“可使通言於神人。”
《水浒传》第二四回:“叔嫂通言礼禁严,手援须识是从权。”
⒉ 通达的言论。
引《弘明集·正诬论》:“寻斯言,似乎幸人之灾,非通言也。”
吴恒炜 《<知新报>缘起》:“子弟日见通事,闻通言,谈通议,前后左右罔非通人也。”
⒊ 训诂学术语。浑言的统称。与“析言”相对。参见“浑言”。
引章炳麟 《文学说例》:“夫狗有县蹏曰犬,《説文》犬未成豪曰狗,《释畜》通言则同,析言则异。”
分字解释
造句
1.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3卷知重:敬重。冯梦龙
2.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冯梦龙
3.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心地纯正,邪恶的人自然不能侵扰;行为端庄,凶恶之人怎能欺侮?冯梦龙
4.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5.斯通言道:“条约的协商者应正式承认,土地利用的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6.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心地纯正,邪恶的人自然不能侵扰;行为端庄,凶恶之人怎能欺侮?
7.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3卷知重:敬重。
8.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皱眉事:指坏事。切齿人:指痛恨到极点的人。自己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就不会有憎恨你的人。
相关词语
- zhàng yì zhí yán仗义执言
 - zhí yán zhèng lùn直言正论
 - xǐng shì héng yán醒世恒言
 - chuán yán传言
 - kāi tōng开通
 - yǐn yán引言
 - yǔ yán语言
 - yán shēn cùn言身寸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
 - tōng cǎo huā通草花
 - tōng lù通路
 - lì yán力言
 - tōng zhī通知
 - cí yán yì zhèng词言义正
 - tōng háng通航
 - jù yán具言
 - tōng tǐ通体
 - yī tōng bǎi tōng一通百通
 - dài yán代言
 - zì shí qí yán自食其言
 - tōng hóng通红
 - cháng yán常言
 - jiāo tōng交通
 - liú yán留言
 - tōng xiāng mù通香木
 - lù lù tōng路路通
 - pǔ tōng普通
 - tōng cháng通常
 - pū lǐ pū tōng噗里噗通
 - tōng lù zǐ通路子
 - yán yǔ言语
 - gōu tōng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