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
词语解释
昭昭[ zhāo zhāo ]
⒈ 明亮;光明。
例昭昭有光,利行兵。
英bright;
⒉ 明白;清楚。
例俗人昭昭,我独昏昏。——《老子》
昭昭然白黑分类。——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英understand;
⒊ 形容有心事。
例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
英worry;
引证解释
⒈ 明亮。
引《楚辞·九歌·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王逸 注:“昭昭,明也。”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昭昭若三辰之丽於天,滔滔犹四瀆之纪於地。”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歌,白日兮昭昭。”
⒉ 明白;显著。
引《老子》:“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鬼神之事,著於竹帛,昭昭如此,不可胜数。”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不久党给他开了追悼会,盖棺论定肯定了他生前昭昭的功绩。”
⒊ 明快爽朗。
引《诗·鲁颂·泮水》:“其马蹻蹻,其音昭昭。”
高亨 注:“昭昭,响亮也。”
⒋ 不安貌。
引《荀子·富国》:“墨子 之言,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
章诗同 注:“昭昭然,同耿耿然,不安的样子。”
国语辞典
昭昭[ zhāo zhāo ]
⒈ 明白显著。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故子夏叹书,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若非天道昭昭,险些儿死于非命。」
分字解释
造句
1.前者惟西洋马首是瞻,跪拜投降,成为一黄皮肤白内心的‘香蕉人’;后者不知所言,却欲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成为一无种无姓无国家无民族的‘太空人’。
2.平时能言善辩的昭昭,今天怎么在辩论会上张口结舌的,是不是他的论点有问题?
3.真真假假,神鬼莫测!芸芸众生,皆有本源!虚虚实实,自有定数!天理昭昭,因果循环!善恶到头,终会有报!
4.弱肉强食,天经地义,只有自己强大了,错的也是对的,对的还是对的,正所谓天理昭昭,无非是实力使然。
5.平时能言善辩的昭昭,今天怎么在辩论会上张口结舌的,是不是他的论点有问题?
6.已方昏昏,而欲人之相从受学而昭昭,岂非一极不正当之教师耶。
7.虽然大家心里早已清楚是怎么回事,可他还是不停地解释,真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8.平时能言善辩的昭昭,今天怎么在辩论会上张口结舌的,是不是他的论点有问题?
9.昭昭在目,你无从辩解。
10.在本章,老子深深地感慨世风日下,人们唯诺诃责,昭昭察察,沉湎于世俗享乐名利,无休止地尔虞我诈,而自己却。
相关词语
- zhāo shè昭涉
 - zhāo shù昭述
 - zhāo qiū昭邱
 - zhāo sì昭祀
 - guāng zhāo光昭
 - zhāo mào昭懋
 - zhāo yì昭懿
 - zhāo huá昭华
 - zhāo shēng昭升
 - zhāo jiān昭奸
 - zhāo lǎng昭朗
 - róng zhāo戎昭
 - zhāo làn昭烂
 - zhāo liè昭烈
 - zhāo shì昭示
 - zhāo rú昭如
 - zhāo shì昭式
 - zhāo rán ruò jiē昭然若揭
 - zhāo zhù昭著
 - zhāo sù昭速
 - zhāo jiàn昭鉴
 - zhāo chè昭彻
 - zhāo zhāng昭彰
 - líng zhāo灵昭
 - zhāo yí昭仪
 - zhāo dài昭代
 - zhāo yáng昭扬
 - zhāo míng昭名
 - zhāo jūn昭君
 - zhāo qǐ昭启
 - tiān lǐ zhāo zhāo天理昭昭
 - zhāo dēng昭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