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

义愤

拼音yì fèn
注音一ˋ ㄈㄣˋ

繁体義憤
词性名词 动词

词语解释

义愤[ yì fèn ]

⒈  基于正义公理激发的愤怒或对非正义的事情引起的愤慨。

满腔义愤。

righteous indignation;

引证解释

⒈  被违反正义的事情所激发的愤怒。

《后汉书·逸民传序》:“汉 室中微, 王莽 篡位,士之藴藉义愤甚矣。”
清 龙启瑞 《粤西团练辑略序》:“威令之迫於上者鲜效,义愤之激於民者有功。”
毛泽东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虽然对于这些坏人坏事有一些了解,但熟视无睹,不引起义愤。”

国语辞典

义愤[ yì fèn ]

⒈  出于正义的愤怒。

《红楼梦·第六〇回》:「四人终是小孩子心性,只顾他们情分上义愤,便不顾别的。」

愤怒 气愤

分字解释

※ "义愤"的意思解释、义愤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他们在大会中,义愤填膺地声讨敌人。

2., 当然,他心中的义愤填膺是七真三假,为了激起李治对此事的不满。

3.面对敌人屠杀刘胡兰的暴行,乡亲们个个悲痛欲绝,人人义愤填膺。

4., 全世界的人们都对北约的暴行感到义愤填膺。

5., 对日本歪曲事实,篡改历史的行为,只要是中国人都会觉得义愤填膺。

6., 听到那种无耻的卖国言论,同学们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7.亚洲年代报道说印度教祭司们义愤填膺。

8.当割让*弯的消息传来,*弯人民奔走相告,义愤填膺。

9., 这一天不仅将以人民遭受劫难的日子永世受到悼念,而且将以文明世界义愤填膺,决心奋起行动的日子载入史册。

10., 入侵的敌人**掳掠,无所不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无不义愤填膺,予以严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