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连绵不绝 |
连续而不中断。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野没遗贤 |
见“野无遗贤”。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