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谠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谠:正直。出言忠诚,立论正直。
出处宋·宋孝宗《经进东坡文集序》:“故赠太师谥文忠苏轼,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例子《元史·赵与票传》:“朝廷立法多所咨访,与票忠言谠论,无所顾惜。进直学士,特侍讲。”
基础信息
拼音zhōng yán dǎng lùn
注音ㄓㄨㄥ 一ㄢˊ ㄉㄤˇ ㄌㄨㄣˋ
繁体忠言讜論
感情忠言谠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以文乱法(意思解释)
- 迟疑不决(意思解释)
- 合浦珠还(意思解释)
- 信及豚鱼(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牛口之下(意思解释)
- 鸿鹄将至(意思解释)
- 胆寒发竖(意思解释)
- 擦肩而过(意思解释)
- 化鸱为凤(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解释)
- 牛头不对马嘴(意思解释)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意思解释)
- 破釜沉舟(意思解释)
- 阿娇金屋(意思解释)
- 声色狗马(意思解释)
- 池鱼之殃(意思解释)
- 来因去果(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圆颅方趾 | 方脚圆头。指人类。 |
正本溯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溯:寻找。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 |
强取豪夺 |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
轮扁斫轮 | 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顾影弄姿 |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时不我待 |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