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仁忘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至仁:最大的仁德。指仁到了极点反而忘掉了仁。比喻事物到达顶点容易被忽略掉。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任数》:“故至德弃智,至仁忘仁,至德不德,无言无思,静以待时,时至而应,心暇者胜。”
基础信息
拼音zhì rén wàng rén
注音ㄓˋ ㄖㄣˊ ㄨㄤˋ ㄖㄣˊ
感情至仁忘仁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攀龙附凤(意思解释)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释)
- 光前耀后(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平淡无奇(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意思解释)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解释)
- 迷迷糊糊(意思解释)
- 有机可乘(意思解释)
- 恩重如山(意思解释)
- 尔虞我诈(意思解释)
- 博采众长(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善自为谋 |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 |
勿谓言之不预 |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
变态百出 |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
随俗雅化 |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
持之以恒 |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
老气横秋 | 老气:老年的气概;横秋:横亘秋空。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 |
心猿意马 |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