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节读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出处《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例子四十年,方遇张憬藏,谓臣当以文学备位将相,无为自弃。尔来折节读书。(唐 吴竞《开元升平源》)
基础信息
拼音zhé jié dú shū
注音ㄓㄜˊ ㄐ一ㄝˊ ㄉㄨˊ ㄕㄨ
繁体摺節讀書
感情折节读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发愤读书。
近义词折节向学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释)
- 经帮纬国(意思解释)
- 假公济私(意思解释)
- 又红又专(意思解释)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挥戈反日(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来去无踪 |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说雨谈云 |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运筹帷幄 |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进进出出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