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矛誉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鬻:卖;誉:赞美。自相矛盾,不能两立。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
例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是楚人鬻矛誉盾,两难得而俱售也。”
基础信息
拼音yù máo yù dùn
注音ㄩˋ ㄇㄠˊ ㄩˋ ㄉㄨㄣˋ
感情鬻矛誉盾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自相矛盾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积不相能(意思解释)
- 止戈为武(意思解释)
- 倒背如流(意思解释)
- 女娲补天(意思解释)
- 默不做声(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土生土长(意思解释)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释)
- 善自为谋(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 十八层地狱(意思解释)
- 遥遥无期(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可多得 |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祖传秘方 |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