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恤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恤:体恤。忧虑国事,体恤百姓。
出处汉·徐幹《中论·谴交》:“文书委于官曹,系囚积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详察其为也,非欲忧国恤民,谋道讲德也。”
基础信息
拼音yōu guó xù mín
注音一ㄡ ㄍㄨㄛˊ ㄒㄨˋ ㄇ一ㄣˊ
繁体憂國卹民
感情忧国恤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忧国哀民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反复无常(意思解释)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释)
- 人面兽心(意思解释)
- 严刑峻法(意思解释)
- 乌合之众(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掉以轻心(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坏法乱纪(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惧(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十八层地狱(意思解释)
- 步步深入(意思解释)
- 井中视星(意思解释)
- 政通人和(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怪诞不经 | 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
俯拾即是 | 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
帮倒忙 | 指主观上想帮忙,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
满腹经纶 |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慢条斯理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现实主义 |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
拳头产品 | 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
来情去意 | 事情的内容和原因。 |
心猿意马 |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