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重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帛:布帛。不穿多层衣服。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尹文子·大道》:“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异肉。”
例子《晋书·刘超传》:“处身清苦,衣不重帛,家无儋石之储。”
基础信息
拼音yī bù chóng bó
注音一 ㄅㄨˋ ㄔㄨㄥˊ ㄅㄛˊ
感情衣不重帛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衣不重采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轮扁斫轮(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赴汤蹈火(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金戈铁马 |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
坚强不屈 |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处实效功 |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