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安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修己:修身。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基础信息
拼音xiū jǐ ān rén
注音ㄒ一ㄡ ㄐ一ˇ ㄢ ㄖㄣˊ
感情修己安人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信口开合(意思解释)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意思解释)
 - 物美价廉(意思解释)
 - 逆道乱常(意思解释)
 - 春风化雨(意思解释)
 - 人才济济(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风流才子(意思解释)
 - 鸿鹄将至(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母夜叉(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发综指示 |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 祸国误民 |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 暗香疏影 | 暗香:淡淡的香气;疏影:稀疏的影子。梅花的香味和姿态。指称梅花。 | 
| 书不释手 |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 见所不见 | 见“见所未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