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无大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例子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基础信息
拼音xiōng wú dà zhì
注音ㄒㄩㄥ ㄨˊ ㄉㄚˋ ㄓˋ
繁体胷無大志
感情胸无大志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胸中没有远大志向。
反义词胸怀大志
英语aim too low(with no ideals)
德语keine Ambitionen haben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灯蛾扑火(意思解释)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长夜之饮(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旧地重游(意思解释)
- 人心归向(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鼠凭社贵 |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
争先恐后 |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魂飞天外 |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千里命驾 | 命驾:命人驾车。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