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观群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出处《论语 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例子明·顾起元《竹浪斋诗序》:“欲如古之所谓兴观群怨多识者,杳然不可复得于篇什内矣。”
基础信息
拼音xìng guān qún yuàn
注音ㄒ一ㄥˋ ㄍㄨㄢ ㄑㄨㄣˊ ㄩㄢˋ
繁体興觀羣怨
感情兴观群怨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释)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释)
- 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迷迷糊糊(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随俗雅化(意思解释)
- 凿壁偷光(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出师无名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 安于现状 |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 花拳绣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 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