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并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基础信息
拼音wǔ háng bìng xià
注音ㄨˇ ㄏㄤˊ ㄅ一ㄥˋ ㄒ一ㄚˋ
繁体五行並下
感情五行并下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近义词一目十行、五行俱下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论黄数白(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十八层地狱(意思解释)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一本正经 |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
| 水至清则无鱼 |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
| 望风扑影 | 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没有目标。也比喻毫无根据地盲目寻求。 |
| 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 祖传秘方 |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