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方异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殊方:远方。异域:异邦、外国,指远方或国外。
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若鞠傗国》:“风教遐被,德泽远治,殊方异域,慕化称臣。”
例子《明史·西域传》:“自是,殊方异域鸟言侏禽之使,辐辏阙廷。”
基础信息
拼音shū fāng yì yù
注音ㄕㄨ ㄈㄤ 一ˋ ㄩˋ
繁体殊方異域
感情殊方异域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异域他乡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连绵不绝(意思解释)
- 骄生惯养(意思解释)
- 反复无常(意思解释)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意思解释)
- 论黄数白(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单刀直入(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混世魔王 | 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空空荡荡 | 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空谷传声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