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屏声敛息屏声敛息的意思
píngshēngliǎn

屏声敛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连连屏声敛息,不敢作声。”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例子连连屏声敛息,不敢作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píng shēng liǎn xī

注音ㄆ一ㄥˊ ㄕㄥ ㄌ一ㄢˇ ㄒ一

繁体屏聲斂息

感情屏声敛息是中性词。

用法作定语、状语;指悄不出声。

近义词屏声静气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屏声敛息的意思解释、屏声敛息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国学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颐指气使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裾马襟牛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时易世变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永垂不朽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己溺己饥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生公说法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峨峨洋洋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胡子拉碴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聪明才智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材雄德茂 指才德杰出。
横七竖八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绿林强盗 指山林的强盗。
苦口婆心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天作之合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屦及剑及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面如土色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反戈一击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倒悬之急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乱作一团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