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搜博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广泛搜集采取。
出处明·李贽《续焚书·序汇·史阁叙述》:“君知其难,则自能旁搜博采,若我太祖高皇帝然,唯务得人而后已。”
例子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第二卷:“《四印斋所刻词》,旁搜博采,精彩绝伦。”
基础信息
拼音páng sōu bó cǎi
注音ㄆㄤˊ ㄙㄡ ㄅㄛˊ ㄘㄞˇ
繁体旁搜博採
感情旁搜博采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近义词旁征博引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嘴里牙多(意思解释)
- 恨铁不成钢(意思解释)
- 胸无大志(意思解释)
- 满满当当(意思解释)
- 用心竭力(意思解释)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简明扼要(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天经地义 |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
喜笑颜开 |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
合浦珠还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用智铺谋 | 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