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迹论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
出处清 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以于立玉、于元荐为乱天下者,亦岂遂为定论乎?略迹而论心,二臣皆皎然不欺其志,有国士之风。”
例子我们看待一个人的为人要略迹论心,不要光看表面现象
基础信息
拼音lüè jì lùn xīn
注音ㄌㄩㄝˋ ㄐ一ˋ ㄌㄨㄣˋ ㄒ一ㄣ
繁体畧跡論心
感情略迹论心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出师无名(意思解释)
- 将计就计(意思解释)
- 紫陌红尘(意思解释)
- 炙手可热(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高步阔视(意思解释)
- 今来古往(意思解释)
- 万无一失(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狐群狗党 |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
来去无踪 |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
众多非一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
梦幻泡影 | 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香销玉沉 |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辞喻横生 | 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
步步深入 | 一步一步地进入事物的内部。 |
井中视星 |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