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石室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险固的城池。
出处《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近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世之业。”
基础信息
拼音jīn chéng shí shì
注音ㄐ一ㄣ ㄔㄥˊ ㄕˊ ㄕˋ
感情金城石室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意思解释)
- 皆大欢喜(意思解释)
- 死脑瓜骨(意思解释)
- 任人唯亲(意思解释)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解释)
- 习非成是(意思解释)
- 命中注定(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一本正经 |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
放牛归马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力所能及 |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
弦外之响 | 比喻言外之意。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角巾素服 |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夷为平地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