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一本正经 |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条理。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进退维谷 |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
角巾东路 |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
枭首示众 |
斩首悬示于众。 |
口是心非 |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
指手画脚 |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