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放牛归马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奇货可居 |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无所用心 |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挂冠归去 |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
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