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首弄姿的成语故事


搔首弄姿

拼音sāo shǒu nòng zī

基本解释搔:用手指梳;弄:卖弄。原指修饰仪容。后形容装腔作势卖弄风情。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盘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之心。”


暂未找到成语搔首弄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搔首弄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天经地义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恶衣恶食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赶尽杀绝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举善荐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以身试法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夫唱妇随 《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快心满志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只图一时快心满志,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
一场空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0回:“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
扶摇直上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鸿儒硕学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