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痂成癖的成语故事


嗜痂成癖

拼音shì jiā chéng pǐ

基本解释嗜:爱好;痂:疮口表面的硬壳。形容怪癖的嗜好。

出处《南史·刘穆之传》:“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


嗜痂成癖的典故

传说古代东莞人刘邕有吃人身上的疮疤痂的爱好,他觉得吃起来像吃鳆鱼一样的味道。有一次他去拜访孟灵休。孟灵休先患炙疮,疮痂落在床,刘邕拿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吓得孟灵休立即劝阻他不要这样。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嗜痂成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易放难收 宋·朱熹《答巩仲至》:“所谓修辞立诚以居业者,欲吾之谨夫所发以致其实,而尤先于言语之易放难收也。”
自怨自艾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价值连城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居重驭轻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轻之势。”
丑声远播 《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经纬天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神采奕奕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春冰虎尾 《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赴汤蹈火 晋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