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骇瞩的成语故事


惊心骇瞩

拼音jīng xīn hài zhǔ

基本解释谓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

出处《宋书·孔琳之传》:“降死之生,诚为轻法,然人情慎显而轻昧,忽远而惊近,是以盘盂有铭,韦弦作佩,况在小人,尤其所或目所不睹,则忽而不戎,日陈于前,则惊心骇瞩。”


暂未找到成语惊心骇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惊心骇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长嘘短气
落落大方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趁火打劫 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故家乔木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说:“故家乔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这灯,我县里没不第二副。’”
白费心机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费心机,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严阵以待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弦外之响 王国维《人间词话》四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丑声远播 《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