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草除根的成语故事


铲草除根

拼音chǎn cǎo chú gēn

基本解释铲:消灭;除:去掉。除草时要连根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出处明·沈鲸《双珠记·协谋诬讼》:“自古道杀人见血,铲草除根。”


暂未找到成语铲草除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铲草除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鬼烂神焦 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口快心直 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不翼而飞 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隳肝沥胆 唐·元稹《上裴度相公书》:“宰物者虽朝许之以纶诰,暮许之以专席,厚则厚矣,遽责有隳肝沥胆同厮养之用力,亦难哉!”
视死如归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