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补西凑的成语故事


东补西凑

拼音dōng bǔ xī còu

基本解释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出处朱自清《哀互生》:“他东补西凑地为立达筹款子,还得跑北京,跑南京。”


暂未找到成语东补西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东补西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疙里疙瘩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回:“滋着一脸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丝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拖一双破草鞋。”
视微知着
高步阔视 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绊脚石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
难上加难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所有上条陈一事,竟是难上加难。”
妻儿老少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引了妻儿老少,和刘青等心腹三十余人,径投望江县天荒湖来。”
孝子贤孙 元 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有血有肉 秦牧《艺海拾贝 核心》:“但是总觉得那种思想交锋并不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语言独特,激动人心的。”
兵微将寡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他兄弟虽多,兵微将寡。”
扪心自问 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