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蔽日的成语故事


旌旗蔽日

拼音jīng qí bì rì

基本解释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战旗遮住了日光。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


暂未找到成语旌旗蔽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旌旗蔽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以文乱法 《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豆萁燃豆 三国 魏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刚正不阿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安内攘外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多才多艺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长江后浪推前浪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岁月匆匆。
当仁不让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穷乡僻壤 宋 曾巩《叙盗》:“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钱,无告籴之所。”
气充志骄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珠宫贝阙 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