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不忍言的成语故事


惨不忍言

拼音cǎn bù rěn yán

基本解释惨:悲惨;言:讲,说。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暂未找到成语惨不忍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惨不忍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月明千里 南朝 宋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来去无踪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响答影随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7卷:“由是论之,罪福报应,犹响答影随,不差毫末。”
扫地出门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要是清白扫地出门,总得两千两。”
敏而好学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自食其果 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异途同归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令人满意 邓小平《太行区的经济建设》:“合作运动也还不能令人满意。”
休戚是同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