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长物的成语故事


身无长物

拼音shēn wú cháng wù

基本解释除自身外;再没什么别的东西。形容人东西极少。生活简朴或家境贫寒。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身无长物的典故

东晋时期,王恭生活俭朴,他随父亲从会稽来到都城建康,朋友王忱去看望他,两人相谈甚欢,王忱觉得身下的竹席很好,王恭就转手相送,自己改用草席。王忱得知后过意不去,王恭说:“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身无长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大有可为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苦尽甘来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满腹经纶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满山遍野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
草菅人命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功成名就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正人君子 《新唐书 张宿传》:“宿怨执政不与已,乃日肆谗甚,与皇甫镈相附离,多中伤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