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体统的成语故事


不成体统

拼音bù chéng tǐ tǒng

基本解释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3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暂未找到成语不成体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成体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书通二酉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高耸入云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一视同仁 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处实效功
春山如笑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倒悬之危 《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徇私舞弊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舞弊,克减酒肉。”
难上加难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所有上条陈一事,竟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