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冠归隐的成语故事


挂冠归隐

拼音guà guān guī yǐn

基本解释冠:帽子,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归隐。

出处鲁迅《理水》:“有的咬了一口松皮饼,极口叹赏它的清香,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去享这样的清福。”


暂未找到成语挂冠归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挂冠归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任人唯亲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过去张国焘的干部政策与此相反,实行‘任人唯亲’,拉拢私党,组织小派别。”
如履薄冰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心灰意冷 清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触目皆是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十羊九牧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反面无情 明 邵璨《香囊记》:“他也是一个君主,恐怕反面无情,那时节悔之晚矣!”
走南闯北 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