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辟邪侈的成语故事


放辟邪侈

拼音fàng pì xié chǐ

基本解释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暂未找到成语放辟邪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放辟邪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可多得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寸进尺退 《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铁郭金城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大军一至,朽珠枯木亦助声威;大军不至,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
明知故问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己溺己饥 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鸿儒硕学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欺善怕恶 明 杨柔胜《玉环记 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羽旄之美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车马之声,见羽旄之美。”
各行各业 邓小平《办好学校,培养干部》:“过去我们想请各行各业开个名单,提高一些人的工资,说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现。”
女生外向 东汉·班固《白虎通·封公侯》:“男生内向,有留家之义;女生外向,有从夫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