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成语故事

拼音xiǎo shí liǎo liǎo,dà wèi bì jiā
基本解释了了:聪明伶俐,明白事理。指人少年时聪明,长大后不一定有出息。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东汉时期,10岁的孔融去拜见大名鼎鼎的河南太守李元礼,以李元礼亲戚的名义求见。李元礼不认识他,他则把老子与孔子的后人关系扯为亲戚。太中大夫陈韪讥笑孔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反唇相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亲上作亲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又听见二奶奶说,宝玉的事,老太太总是要亲上作亲的,凭谁来说亲,横竖不中用。” |
治丝益棼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
旁敲侧击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
过五关,斩六将 | |
罗掘一空 |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0回:“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没奈何任他所为。” |
见多识广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
南辕北辙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
暴发户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书,咱伺候过多少,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在咱面上混充老爷!” |
鉴影度形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2回:“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一齐摆出仔细瞧看,或者寸纸,或者只字,鉴影度形,一概俱无,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 |
一塌糊涂 | 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