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学a>成语词典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故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成语故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拼音chǐ yóu suǒ duǎn,cùn yóu suǒ cháng

基本解释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暂未找到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流离琐尾 《诗经 邶风 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亭亭玉立 《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目光短浅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风驰电掣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七搭八扯
九霄云外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同心合力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因噎废食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徇私舞弊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舞弊,克减酒肉。”